中国学业规划事业的缔造者

COURSE-ELECTIVE高考选科

< 返回

略论新高考改革中的选课问题

2016-08-12  阅读:6591次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了,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和化解这些问题,就有可能面临挫折。这里面比较突出的就有学生的选课问题。

  今年七月份,《中国青年报》刊文认为,高考改革将过去的一考定终生变成了现在的一选定终生。并指出了目前情况下,学生们都不具备选择的能力,这时让他们就承担成人的选择责任是否合理?这是目前说得最多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所谓一考定终生、一选定终生,都是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升学就业体制进步到今天,一考是不能定终生的,考上了大学,就即使名牌大学就意味着前程锦绣?没考上大学或者考上普通大学就等于前途渺茫?现实不是这么回事嘛。同样的,一选也是不能定终生的,就即使学生选错了课程、进错了大学和专业,也只能说会影响他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状态,如果他在进入大学后能够立足现实,制定科学的学业规划,也一定可以把因为上次的错误选择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人生随时都有机会,正如俗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一考定终生也罢,一选定终生也罢,都是形而上学的看法,把某一次经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无限地扩大化。要说什么定终生,那是个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只要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就可以随时调整人生的航向,重新迈进通往理想的征途。

  再者,根据学业规划理论,目前形势下,决定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和起点在初中毕业,也就是说初中毕业时就要具备选择和决策(规划学业)的初步能力,这是形势的客观需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就更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了。我们目前不具备,那么就要采取各种举措确保学生尽快掌握这些理念和方法,为各种选择做出科学决策。新高考改革就是让学生在选择的实践中学会选择。而不是相反的削足适履,因为学生不具备这些能力来否定新高考改革。

  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划、选择与决策能力,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这当然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然而目前的生涯规划理论流派众多,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正如前几年《中国青年报》曾刊文《小学生职业规划看起来很美》中指出的:经济学家陈志武在回忆自己涉足金融和经济学领域时就曾说到,人生往往是由很多偶然事件构成的。无独有偶。杰克.韦尔奇也说:你在未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准确预测的。实际上,如果你的确遇到了某个长期以来一直忠实地执行自己职业规划的家伙,那可千万不要在晚餐时同他坐在一块——多么乏味的人啊。也就是说目前的生涯规划理论在很大程度存在着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的成分。比如目前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指导老师大都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但当有人问,如果几年后兴趣爱好发生变化怎么办呢?从理论上如何回答?再者,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了课程、大学和专业,结果毕业时却发现找不到工作,这又如何解决呢?因此,高中选课除了引进生涯规划课程外,还应当通过理论创新回答上述问题,否则的话,这样的课程只能流于形式。

  对于上述高中选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明略学业规划研究院从2003年开始就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其进行了科学回答,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学业规划理论。学业规划理论相比于以往的生涯规划,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引进了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把一个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为主的带有一定空想成分的学说改造成了脚踏实地的以劳动经济学为主体的真正科学——学业规划。因此,我们呼吁高考改革中的各学校,在开设生涯规划这门课时,能多借鉴一些学业规划方面的内容,以切实帮助学生科学解决选课设计、升学决策及大学学业规划等重大问题。

 

首页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保密承诺 法律声明 您对网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联系我们